首页 / 资讯 / 正文

点燃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4-08-20

  ——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队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  刘小健 高帅

  山东省科技大会近日在济南召开,由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队”)牵头完成的“北方岩溶塌陷监测预警及防控关键技术”项目获2023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该队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又一成果。

  近年来,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队围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七大产业领域,聚焦保泉供水、轨道交通、城市地质等八大前沿创新方向,开展系列科技创新战略布局。

  聚焦公益职能 提升服务能力

  建队66年来,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队探明了山东省90%以上的水源地和80%以上的地热及矿泉水资源;强化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攻坚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难题,为人民群众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承担全国土壤普查、农用地土壤详查,为解决环境污染调查原位土取样及复杂地层难以穿越的问题,成功研制DP20全液压取样钻机,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参与编制《山东省地热开发利用规划(2019—2023)》,探获东部地区超4000米深部高温地热能,打造了山东首个“清洁供暖无烟小镇”,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建设能源强国做出了卓越贡献。

  该队坚持科技创新核心地位,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强省会”等国家、省级重大战略为出发点,发挥地质工作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职能,聚焦供水打井、重大设施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治理等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关键性科研攻关。

  建设科研平台 促进成果转化

  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不断培育新动能。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队大力实施“科技兴队”战略,持续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积极搭建高层次科研平台,服务重大战略需求。近年来,该队先后建实建强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山东省地下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地质灾害风险防控重点实验室(筹)、济南市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依靠这些高水平科研平台,该队聚焦解决重大科技需求和响应重大社会关切,积极申报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涵盖地铁保泉、水土污染防治、城市地下空间精细化探测与评价、地热能源勘查开发、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修复等多个领域。

  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瞄准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成果转化,涌现出一批优秀成果,荣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等。该队自主研发的基坑原位回灌一体化装备回灌效率提升3倍,平均回灌率可达85%以上,地下水位稳定在±10cm 以内;DP系列钻井装备累计完成钻探进尺45000余米,实现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自2023年以来,在山东省淄博市地质灾害高风险点安装自动化监测设备36套,成功预警地质灾害3次,保障了近300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队研发的多种科技创新装备广泛应用于轨道建设、生态修复和地灾防治等领域,均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健全科研体系 营造科研氛围

  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队牢固树立“有组织科研”鲜明导向,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向纵深发展。探索建立了“揭榜挂帅”机制,坚持“科研一盘棋”,通过整合科研资源、汇聚优势科研力量,极大地释放出科技创新潜能;出台了《科技及知识产权奖励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健全科研管理、激励体系,落实科研经费包干制,探索推动科研项目实施、成果转化新路径;年均投入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为科研人员提供有力保障;注重打造一流人才队伍,着力推进“技术-平台-项目-人才(团队)”一体化建设,加大青年科技人才扶持力度,评优树先,引领科研创新热潮,培育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协青托工程人才、中国地质学会“金罗盘奖”和“金银锤奖”获得者、“齐鲁工匠”等众多行业领军人才。

  百年变局当前,机遇与危机并存。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队将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步伐,深刻把握“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内涵要义,始终坚持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不断深化开放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奋力建设新时代英雄地质队,为加快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地质力量。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