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全国百家地质队风采展 | 扎根戈壁寻宝藏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4-08-22

  ——记甘肃省地矿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地质调查中心

  ◎  特约撰稿人 秦锦丽 通讯员 李省晔

  12年间,摘得20项省部级殊荣;18人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承担中央及省级财政项目80余项,新发现大中型矿床19处、矿产地30余处、矿点70多处……

  这就是甘肃省地矿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地调中心”)。他们扎根西北,以驻地丝路重镇酒泉为中心,北上南下、西进东拓,在北山、祁连山、阿尔金山、龙首山等地区开展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及矿产勘查工作,常年在高山峡谷、戈壁荒漠默默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

3.png

  深耕主业,地质调查硕果累累

  自2011年成立以来,地调中心始终聚焦地质找矿主责主业,坚持以基础地质调查项目为立足点、地质科技创新项目为支撑点、矿产勘查评价项目为突破点,对勘查区研究工作做透做细,建立研究区域单元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从而孵化一批矿产地及具有找矿潜力的远景区。

  2012-2016年,为解决甘肃省重点大型国企酒泉钢铁集团公司铁矿石后备资源不足问题,四勘院成功申报并启动“甘肃省卡瓦地区铁矿整装勘查”项目,在卡瓦一带发现并评价卡瓦铁矿、小龙孔铁矿、沙梁铁矿、塔里干沟铁矿、双龙铁矿等一批大中型铁矿床,累计提交铁矿石资源量4.15亿吨。其中,卡瓦铁矿提交铁矿石资源量2.4亿吨,这是继镜铁山铁矿之后甘肃省发现的又一个大型铁矿资源基地。

  2016年以来,地调中心通过在阿尔金、北山地区开展晶质石墨矿综合研究和野外调查工作,发现了阿克塞县葫芦丝台-肃北县敖包山-瓜州县东巴兔山晶质石墨矿化带,之后相继发现并评价敖包山、红柳峡、大敖包沟、白台沟东、大案盆沟以及大水峡北等6个大型晶质石墨矿床,累计探获晶质石墨矿物资源量2000万吨以上,实现了在新领域、新矿种的重大找矿突破。

  2017年,通过前红泉矿调项目的实施,地调中心在甘肃北山发现首个韧性剪切带型大型金矿,探获金资源量30吨以上,在河西地区金矿找矿中取得重大突破。

  追求创新,科技赋能找矿行动

  地调中心是一支具有较强研究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地勘队伍,尤其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和地勘工作的创新。

  2019年,为了进一步拓宽找矿空间,地调中心首次将地球化学浅钻测量技术应用到甘肃北山浅覆盖区找矿中,指导实施基础地质调查项目2项,新发现具有中型资源前景金矿点2处,显示出地球化学浅钻测量在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景观区具有良好的可行性。通过技术创新探索和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地调中心初步建立了浅覆盖区找矿方法技术组合,为覆盖区找矿提出了新的思路。

  在近年来的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实施过程中,地调中心以创新为导向,不断改进技术手段与勘探水平,针对北祁连高寒荒漠景观和北山干旱荒漠戈壁景观,首次将1∶1万构造地球化学岩屑测量方法引入金矿勘查工作中,有效解决了传统正规网化探方法在低弱异常区容易丢失找矿信息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地调中心始终把综合研究与地质找矿紧密结合,持续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全面提升地质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对甘肃北山二叠纪火山岩时空分布规律及含矿性进行研究,首次在北山成矿带发现了陆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并对其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进行研究,为该区域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对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地质文化村建设进行研究,提出了六种模式布局和五步走战略,为促进甘肃省地质工作与乡村振兴融合提供了参考。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地调中心将工作质量作为生命线,要求项目负责必须从地质填图、物化探扫面以及工程布设、施工、编录等方面全面负责,做到心中有数;野外地质填图及探槽取样杜绝“隔空”记录,必须有野外素描图及照片,以及岩性、结构、构造、成分、蚀变特征、构造变形特征等详尽的描述。

  为了狠抓工作质量,主管领导轮流到野外蹲点,从地质填图点密度是否符合规范、物化探扫面是否合理有效、钻孔采取率及弯曲度是否达到要求、编录内容是否客观完整,样品布置及采样是否科学到报告编制是否科学规范等层层把关,确保野外各项工作符合规范要求,形成的各类原始资料齐全、数据准确、质量可靠。

  继承传统,勘探路上凯歌嘹亮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这是前红泉金矿区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而“晨兴出门去,带月背样回”,则是前红泉金矿普查项目组的工作常态。作为甘肃省地矿局重点勘查项目,前红泉金矿构造复杂,岩石变形强烈,矿体产状在深部变化不稳定,因此找矿难度极大。面临时间紧、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地调中心技术人员迎难而上,通过详细地质调查研究及时拿出科学合理的方案。为了顺利完成钻探施工,项目负责人带头坚持早上六七点出发、晚上九十点回来,风雪无阻,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中连续上山20多天,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有的困难,都成了地调中心团队提升各项能力的“磨刀石”。

  12年来,他们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把青春献给地质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和“三光荣”精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于吃苦,乐于奉献,他们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勘探队员赞歌。这支扎根西北的地质队,将以“英雄地质队”为榜样,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再立新功。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