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 永葆地质报国初心 在广袤大地书写最美年华
——记2023年“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获得者丁正江
◎ 张丽辉
5月30日晚,2023年“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10名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党委书记、大队长丁正江光荣在列。
丁正江出生于1977年6月,中共党员,安徽蒙城人,理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地质矿产勘查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党委书记、大队长。他长期致力于地球科学理论研究和地质找矿实践工作,坚守野外一线至今已有23年,曾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含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和二等奖3项),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杰出工程师青年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中国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杰出工程师、中国产学研工匠精神个人奖等荣誉称号10余项。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逐步成长为山东省地矿局首批创新团队知名专家和英雄地质队领头人,把最美的青春和智慧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无上光荣的地质事业。
丁正江获得2023年“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不忘初心挑重担
“我出生在江淮平原的一个普通农村,自小就喜欢奔跑在乡间田野,山川大地的广阔,一直以来都令我神往。”报考大学时,丁正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地质学专业。四年的专业学习,在他心中种下了“地质报国”的种子。1999年毕业后,他怀揣着梦想来到了胶东这片多次创造共和国找矿奇迹的热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地质队员,踏上了寻金耕耘之路。
人常言,地质人是“一把铁锤走世界,阅遍群山始见金”。这不仅道出了地质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更彰显了地质人为国家“多找矿、找大矿、找好矿”的执着信念。丁正江常常回忆起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那时深部找矿是困扰整个地勘行业的难题,特别是胶东东部,找矿一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当时,深部找矿技术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经验可借鉴。面对难啃的“硬骨头”,丁正江作为青年技术骨干,没有退缩,他带头边干边学,白天翻山越岭填图测量、下井编录,认真记录每一个地质点,详细绘制每一条地质剖面;晚上回到驻地整理资料、编制报告,和同事一起探讨找矿思路、总结成矿规律。那段时间,大多数工作都是在条件艰苦的野外进行,板凳当床,蚊虫密集,风餐露宿。但是,一想到这是国家的任务,哪还管那么多?他和项目组成员吃住在机台,看岩心、理数据、查资料,手中不是放大镜,就是记录本。
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嫁女不嫁地质郎,一年四季到处忙。春夏秋冬不见面,回家一包烂衣裳。”这首打油诗,却是地质人的真实生活写照。一连数月不回家也是常事,再到家时变得胡子拉碴,让本就见面少的孩子更不敢亲近了。对家人的思念只能默默藏在心底,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干出点成绩,为国也是为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多年的探索,他和他的团队累计探获金1500多吨,助推胶东地区跃升为世界第三大金矿集区,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原国土资源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披露,胶东地区深部金矿勘查取得具世界级影响的重大突破。其中,由丁正江及其团队探获的胶东东部首个特大型金矿——69吨的辽上深部金矿,结束了胶东东部地区矿产“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局面;探获全国最大金矿——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并实现了海上找矿重大突破。
守正创新获佳绩
勤奋以求进,执着以探新。作为一名基层地质工作者,丁正江潜心科研,注重实践,先后主持承担各类重要地质科研和矿产勘查项目30余项,理论技术和地质找矿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创新性成果。
他耐得住寂寞,开拓创新,探索找矿理论甘之如饴。他致力于胶东中生代动力学演化、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成矿规律及找矿技术方法研究,经过多年积累取得系列重要地质新发现,并取得突破性成果。他提出并精细构建了胶东中生代6个构造演化阶段及6个成矿期,以及胶东主要金属矿床主要受控于断裂和斑岩两大成矿系统及划分为两大成矿系列组合,并率先提出胶东存在3期斑岩成矿的找矿理论新认识,建立了典型矿床成矿模式、找矿模式,研发了盲区、中深部、海域等复杂条件找矿方法技术。他主持的4项科研成果经鉴定分别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深部找矿技术研发成果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陈毓川、翟裕生、金振民、毛景文、杨经绥、邓军等院士,以及国际地科联副主席Dilek等专家褒奖,许志琴院士评价“标志着我国从地质大国向地质强国迈步”。
近年来,作为山东省地矿局知名专家,他带头成立了局深部找矿创新团队,组建了自然资源部深部金矿勘查开采技术创新中心和山东省深部金矿探测大数据应用开发工程实验室,提出并创立了黄铁矿碳酸盐脉型新类型金矿床式,引领胶莱盆地东北缘找矿实践,受到业界专家高度肯定。
他的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山东、吉林等地找矿,主持参与新发现特大型金矿5处,大型金矿2处,中型金矿5处,钼钨矿、铜锌矿2处,铍矿1处,金锑矿1处,包括世界首例海上超大型金矿和世界首例新类型特大型金矿,累计主持参与提交黄金储量1500余吨,潜在经济价值6000余亿元,取得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在Precambrian Research、Minerals、岩石学报等学术期刊合作发表高水平论文80余篇,发表专著6部;获发明专利6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项、山东省地方标准2项;多次应邀在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中国地质学会成立100周年、矿产资源强国论坛等全国研讨会上作主题报告,并在全国自然资源系统作先进事迹报告,在全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座谈会上发言。
赓续地质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作为创新团队带头人,他不仅以身示范投身科技创新工作,更注重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目前已培养青年科技创新拔尖人才30余人,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丁正江常说:“搞地质工作,不仅要有农民的体格,还要有科学家的头脑。”他鼓励青年技术人员在开展地质工作时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总结创新成果,并指导他们发表学术论文,开展学术研究。他的徒弟薄军委回忆说,“师父为帮我们修改报告、论文,经常一改就是一个通宵,我自己都困得睡着了,半夜三点醒来发现他还在伏案修改,第二天一大早他还要赶车去外地出差。”正是这种榜样的力量,带动了青年技术人员积极向上、刻苦钻研的良好风气,带领团队获批省局地质队牵头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丁正江为团队负责人的山东省地矿局深部找矿创新团队,2018年被认定为省局级首批科技创新团队,2020年获得山东省资源勘查开发行业“杰出科研团队奖”。团队成员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工程师青年奖、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山东地质工匠、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荣誉20余项。
牢记嘱托谱新篇
2022年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要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2023年1月,山东地质六队被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选树为全省重大典型“齐鲁时代楷模”,大队长丁正江代表第六地质大队点亮了“楷模之光”。
作为新时代的地质人和英雄地质队的领头人,丁正江牢记总书记嘱托,接续奋进,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2023年3月,在他的带领下,山东地质六队在威海乳山西涝口村探获一处大型金矿床,提交金金属量近50吨,成为威海地区探获的最大金矿床,拉开了全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序幕。
继往开来新征程,重整行装再出发。丁正江和英雄地质队的队员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深入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努力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勇当地质工作“排头兵”,用科技工作者的勤劳和智慧,展现新时代地质工作者的昂扬姿态,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