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展示 | 凝聚地质专业力量 服务革命老区发展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七地质大队高质量发展纪实
◎ 本报记者 张继勇 通讯员 李卉 冯雪立 张有为
感 言
筚路蓝缕启山林,咬定青山不放松。建队66年来,山东地矿七队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厚植地质报国情怀,从践行“为国找矿”的初心使命,到助力打造生态修复“沂蒙样板”,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一代代七队人用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书写了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在建设新时代英雄地质队的新征程上,我们将紧扣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在“质”字上下功夫,“干”字上加速跑,以金刚石找矿的“红旗精神”汇聚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砥砺奋进、再立新功。
——山东省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党委书记、队长 李兆营
逶迤八百里沂蒙,巍巍七十二崮,一草一木都在深情吟唱动人的旋律,诉说这片红色热土的感人故事。在临沂,我们看到沂河水阔潮平,两岸高楼鳞次栉比,无不显示着沂蒙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的崛起。这里深藏着一支光荣的找矿劲旅,为国寻“钻”,提高国家工业“拳头”硬度,扎根地方,摸清城市“家底”,助力城市发展。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七地质大队 (简称“山东地矿七队”)组建于1957年,他们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拓展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地质工作主力军作用。步入新时代,他们积极响应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再次取得不菲成绩,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向平邑县九间棚村移交乡村振兴地质服务成果
弘扬优良传统,创造金刚石找矿奇迹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冶金、机械、光学仪器、地质钻探等领域对金刚石的需求越来越大。1957年3月,根据金刚石资源禀赋条件,沂沭地质队(山东地矿七队前身)满载着党和国家的期望应运而生。33名地质队员,在一辆马车、简易地质工具的装备下,开启了为国寻“钻”之路。
他们用脚步丈量齐鲁大地,跋山涉水、风餐露宿。1965年3月底,当春风吹醒了沉睡的一切,金刚石原生矿普查工作正式在临沂东汶河、祊河和郯城、莒南、沂南等约5000平方千米范围内热火朝天地展开。地质队员带着行李分住在农村的茅草屋,每天早晨七八点出发,奔波于崇山峻岭,边进行地质观察、边取样。晚上则在小煤油灯下整理资料。午饭就在工地上啃干粮、吃咸菜。
凭着地质报国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于1965年8月,在蒙阴县常马庄发现了中国第一个金伯利岩脉“红旗1号”矿,结束了我国没有金刚石原生矿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又相继发现常马庄、西峪、坡里三个原生矿带,提交金刚石资源储量1090万克拉,建立我国第一个金刚石开发基地,极大缓解了国家对金刚石的工业需求,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对金刚石性能研究的不断深入,金刚石的用途不断扩大,耗用量也与日俱增。
山东地矿七队做深主业,主攻金刚石方向。自2011年起,相继开展山东省蒙阴县常马庄矿区金刚石原生矿深部普查及续作项目,圈出不同深度的低阻异常体一处,进一步了解“胜利I号”岩管深部地质特征,新发现“胜利I-1号”盲矿体。截至目前,该队在蒙阴常马庄、西峪地区开展金刚石矿深部勘查,新增金刚石矿物量495.2万克拉,累计达到1585.2万克拉,占全国金刚石资源总量的58%,山东省金刚石储量跃居全国第一。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精密仪器、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对于金刚石的用途不断扩大。山东地矿七队把握这一时代发展规律,继续在金刚石找矿方面加大科技找矿力度。2018年,投资建成全国最先进的金刚石重介质选矿实验室,在金刚石选矿及鉴定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19年4月底,该技术团队更是凭借顽强的攻坚克难精神,自主研发了一套全自动的重矿物重介质的选矿工艺。该工艺不论重矿物多少,都能完全分离,且能够做到重介质完全回收,没有污染,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
2019年,山东地矿七队承办了全国金刚石深部探测理论技术研讨会,与众多专家在加强金刚石成矿理论研究、金伯利岩原生矿深部探测研究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并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经绥院士团队合作,共同建设金刚石成矿机理与探测院士工作站,以院士工作站为载体,依托院士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开展金刚石成矿理论研究。在蒙阴金伯利岩区建立遥感找矿模型和三维地质模型,开展深部成矿预测及潜力评价,查明金刚石资源量为大型金刚石原生矿的5倍,实现了金刚石找矿的重大突破,持续为被命名为“金刚石之都”的临沂注入新活力。
欣赏一颗钻石,看到的是久远的历史。如同找矿,不仅需要天时地利,更需要时间与经验的长时间沉淀。在全国为数不多的金刚石找矿专业队中,山东地矿七队的金字招牌尤其闪亮,其找矿理论、找矿方法均有独到之处。近年来,该院编制完成的国家行业标准《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金刚石》,为今后我国金刚石勘查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工作标准。
临沂地质资源环境大数据中心、高分临沂中心
聚力找矿攻坚,保障“工业粮食”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能源资源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砝码。党和国家根据发展需要,制定实施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要求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提升国家战略资源储备保障能力。
山东地矿七队立足沂蒙,探索齐鲁,挺进西部,走向世界,先后发现和评价了各类矿产20余种,潜在经济价值近千亿元。在黄金、铜、铅、锌、钼、铁、铬、稀土矿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找矿成果。该院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系统开展沂沭断裂带研究,研究其深部结构及发育过程,总结山东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和成矿规律,开展临沂地区金、铁、三稀等矿产资源勘查,在蒙阴布洼地区开展了金矿相关研究,在沂南县铜井外围和鲁西金星头-夏蔚地区开展铜金多金属矿相关研究。2016年以来,在省内、省外完成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7个,共25幅图,新发现矿产地9处,实现了铜矿、金矿、铁矿、金刚石等国家战略资源找矿方面新突破。
山东地矿七队参与编制《临沂市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实施方案》,实施铁、金、建筑石料类矿种勘查项目30余项,积极推进平邑归来庄、蒙阴布洼、沂南南部等地区的铜、金和多金属勘查工作,新增金资源量3.75吨,圈定找矿靶区2处。
企业是社会发展的推进器,山东地矿七队转化地质找矿成果,积极服务企业发展。2016年,山钢集团济钢铸管搬迁项目落地兰陵县,对区域铁矿资源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扎根沂蒙六十余载的专业地勘队伍,山东地矿七队切实发挥地质工作的先行性、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作用,不断提升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于2021年6月承担实施了对该矿区的深部勘查任务。经过一年半的详查工作,勘查结果符合预期,截至目前,已初步控制中型规模铁矿床1处,潜在经济价值近百亿元。
同样是老矿区深部勘查项目,山东黄金集团平邑归来庄金矿经过30年的开采,可采资源出现明显不足,为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2021年底,山东地矿七队实施地质详查工作,查明归来庄金矿采矿权深部及外围地质特征,提交《山东省平邑县归来庄矿区深部(标高-300米至-550米)及外围金矿详查报告》,2023年11月1日,省厅档案馆组织专家对该项目成果报告进行审查,新增金金属量2.66吨,为鲁西金矿勘查再添硕果。
更可喜的是,《新疆和硕县可可乃克矿区1490米标高以浅特大型银矿详查项目》的储量为大型锶矿矿床的6.1倍,是新疆迄今为止发现规模最大的锶矿床,填补了新疆无沉积改造型锶矿、无特大型锶矿床的空白,是我国罕见的品位较高、规模大、矿体易采选的大型矿床。找矿成果荣获自然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
高分临沂中心“空天地深新时代”展厅
发展数字技术,保障城市建设安全
临沂市河东区有一座科技感十足的庭院,是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高新技术与城市发展融合一体的专业化机构,这是2022年山东地矿七队揭牌成立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山东临沂数据与应用中心、临沂地质资源环境大数据中心”。记者了解到,在这里,既可以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地上地下一体化的全方位城市自然资源数据展示和监测,也可以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和修复工程的实时掌握,还可以对比重点区域颗粒物、水污染等方面的情况变化,让临沂人民切实感受到了“高分创造美好生活”。
为激活地质资源环境数据要素潜能,支撑驱动临沂市数字强市建设,该中心超前谋划了临沂市“绿水青山一张图”,以专业技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平台涵盖八大业务领域,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市管理、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文化旅游、水利水务、交通运输等业务领域提供精细化、精准化专题信息服务。
临沂市矿产资源动态监测平台就是搭载“绿水青山一张图”矿产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建立的,通过全市2米分辨率遥感影像月度覆盖,实时监控露天矿山开采情况,构建起‘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早整治’的工作机制。目前,该数据平台完成变化图斑比对520处,重点视频监控区96处,实现了矿产资源监测工作的精准化、远程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政府管理部门智能化管矿装上了“慧眼”,提升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该中心建立的“透视山东”成为自然资源部“透明国土”建设首个省级试点,在建成全省三维地质模型,全面提升矿产资源和地质管理的智慧化、科学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完成临沂、枣庄、日照等三地市区域三维地质建模项目,累计完成三维地质剖面68条,构建三维地质单元格370个,搭建与调试三维地质模型约1.9万平方千米,为工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通过开展城市地质调查系列专题研究,摸清临沂“地质家底”,为城市绿色、集约、智慧发展提供地质支撑。形成的临沂市城市地质资源环境图集,为临沂市城市开发提供依据;开展的临沂城市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潜力评价,评价出临沂市城市地下空间可开发总量,划分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为下一步临沂市开发地下空间奠定基础;开展的临沂市城市地质安全评价,研究影响城市安全的活动断裂、地面塌陷等地质问题,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划定地质安全区域,进一步保障城市建设安全。
技术人员采集表层土壤样品
发挥专业职能,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
走进山东地矿七队,在荣誉厅陈列着一个个金色的荣誉证书熠熠生辉,“全国科学大会奖”、原地质部“地质找矿重大贡献嘉奖令”、全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国土资源部抗旱打井工作先进集体”……一项项荣誉的背后,就像一座座精神丰碑,代表着山东地矿七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激励着他们不断砥砺前行。
山东地矿七队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同时,继续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中展现新作为。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是全国“十四五”第一批公布的10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之一,该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山东地矿七队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组建工作专班,编制了沂蒙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并针对不同类别生态修复要求,通过开展调研、访谈等手段,诊断总结各类生态问题,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通过修山、护林、整地、扩湿、增绿,给了沂蒙山水一个更美的模样,“生态修复+”效益惠及社会、经济、民生、环境等多领域。由山东地矿七队编制完成的山水工程典型案例,获评“中国山水工程”中国生态修复工程典型案例。
在临沂市罗庄区煤矿采空区治理中,山东地矿七队凭借精湛的施工技术和创新的工作方法,结合物探探测、钻探验证的方式完成了罗庄区现存采空场地的调查与采空形态特征的描述,编制了《临沂市罗庄区采空区调查报告》,确定了罗庄区的采空区范围。然后选用地面成孔钻进至煤矿采空区加高压泵灌注水泥、煤灰混合浆液充填法,对采空区进行填充,取得良好治理成效,治理后的土地价值每亩增值约200万元,总结出了采空区治理的“罗庄模式”,给资源枯竭型城区转型发展插上“科技翅膀”,探索出一条转型复兴之路。
地勘队伍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还是危难时刻能够顶得上、打得赢的应急救灾队伍的中流砥柱。针对临沂地质构造复杂,地灾隐患分布面广、点多且分散的实际,山东地矿七队主动协助政府和相关部门,为地质灾害治理、地灾巡查与抢险救灾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成为临沂市政府部门信赖的“救援铁军”。2021年底完成《临沂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35年)》修编,2022年底完成各县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今年,又自主设计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在全市6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208套监测仪器,打造‘人防+技防’的专业保障体系,全方位筑牢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免遭地质灾害威胁的安全屏障。
摸清土地家底,做好土壤“全面体检”,才能更好地守护美丽中国。山东地矿七院聚焦乡村振兴产业连片发展,成立了农业地质中心,累计完成5000平方千米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圈定富硒、锗、锌等优质农用土地840 平方千米。编制平邑金银花生态原生区高质量发展规划,规划在平邑县“一芯两极三区” 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增加生态原生区布局,制定平邑金银花生态原生区保护措施,构建平邑金银花发展新模式。2022年10月,山东地矿七队支持申报的“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矿坑镇西北天然富硒地块”,入选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的第二批天然富硒土地名单,这是临沂市第一个获得认证的天然富硒地块。今年7月,实施完成了山东省沂南县双堠镇西瓜、樱桃产地耕地土地质量档案建设的二维码使用与建设,为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近期,该队又承担了多个县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项目,在生态农业领域迈出又一实质性步伐。
山东地矿七队编制《服务沂蒙老区沂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案》等8个技术服务方案,向社会无偿提供48项地质技术服务。主动对接临沂市各县区乡村振兴服务队,在贫水山区实施定井、打井162眼,解决村民生活用水难题。实施寇家屯社区回迁房浅层地温能项目,解决了偏远社区冬季集中供暖和夏季制冷问题,成功打造绿色节能环保型资源开发利用的“农村样板”……
历史长河大浪淘沙,优良精神文化永驻。下一步,山东地矿七队将在山东地矿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继续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扎实履行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使命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贡献地矿力量。
编辑辣评:
从单一为国找“钻”到实现多矿种找矿新突破,再到地质引领摸清土地资源家底,矿山生态修复,大数据应用,致力于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这家老牌地质队根据国家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发挥了地质引领作用,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