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查明
◎ 特约记者 周强 通讯员 李沛莹
河南省地质局生态环境中心参与完成的“河南省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调查评价项目成果”日前通过专家初审。该项目是河南省地质局与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的首个重大项目。
在项目调查评价成果专题会议上,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刘志辉对河南省地质局按时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河南省地质局充分发挥地质系统队伍规模大、技术力量强、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优势,统筹地质系统相关单位技术力量,斗严寒、冒酷暑,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现场调查、布点采样和分析测试等工作。
据悉,河南省地质局生态环境中心作为野外调查牵头单位,主要负责调查工作的技术支持,制订调查评价实施方案,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成果评价等工作。该中心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此次调查工作,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全力做好要素保障。生态环境中心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有关部门全力做好人财物保障,抽调精干技术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倒排工期,压实责任。二是精心组织实施,统筹推进任务落实。他们先后组织召开项目业务培训会,现场实操培训,统一技术要求和工作标准,共组建67个工作小组在全省42个县市同步推进野外调查工作,并紧密结合工作阶段,组织了4轮5次技术培训,邀请业内知名专家授课指导,对项目中遇到的关键问题进行解疑释惑。三是严控质量管理,确保高质量提交成果。对全省4594个矿山(图斑)做到XRF快检和无人机航拍“1+1”,现场查勘全覆盖;编制省级分类归集方案并遴选出代表性矿山(图斑);邀请专家对编制的所有矿山(图斑)布点采样方案进行评审,保证方案的科学严谨;坚持样本图斑“一图一策”,各类样品检测数据量居沿黄各省之最;对牵头开展的工作进行自检、内审和省级质控审查三级检查,及时反馈并实时跟踪整改,形成质保质控闭环管理。
本次工作完成矿山(图斑)资料收集602份,现场查勘访谈4594个,填写调查表4594份,取样分析矿山(图斑)1168个,检测子样共计10650个,评价结果包括4594个单矿山和42个县(市、区)的污染状况评价及图册。该项目通过资料收集、现场查勘访谈和取样分析,查明了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图斑)固体废物、酸性废水、周边农用地污染状况,是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对于摸清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实施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具有重大意义。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