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 在传承创新中实现增储保供
——柴达木盆地深层卤水钾盐找矿取得新突破
◎ 孙 艳
2023年6月,在柴达木盆地北部的大浪滩-黑北凹地,承载着新一轮钾盐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使命、深入探测陆相深层卤水钾盐的“探采一体化”柴钾1井正式开钻,井场大门两边醒目的蓝底白字门联“增储扩能铸基石,钾盐保供务国需”,表达了钾盐会战人的心声,柴达木盆地钾盐增储保供的重任也随之传承到了新时代的钾盐人手中。新时代的钾盐人齐心协力、脚踏实地,柴达木盆地深层卤水钾盐找矿取得新突破。
研讨松散砂砾储卤层岩心编录
筚路蓝缕开其先
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的郑绵平怀揣着报国梦想,在志愿书上写下了“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4天后,他便如愿作为盐湖科考队的一员,在柳大纲先生的带领下,前往青海柴达木盆地探查盐湖地质资源,从此开启了盐湖与盐类矿产研究的科研人生。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的足迹踏遍了柴达木盆地的每个角落,为开拓我国盐湖及钾盐找矿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当年的柴达木盆地黄沙漫天,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一日见冬夏,风吹盐沙跑,没有公路,没有宾馆,没有新鲜的食物,缺少淡水的补给,呼啸的狂风一次次吹跑简陋的帐篷,大家还要应对青藏高原独有的高原反应……在如此偏僻荒凉的环境中开展野外工作,困难可想而知。初出茅庐的郑绵平第一个在察尔汗盐湖发现了钾盐矿物——新沉积的光卤石,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发现让中国从此告别了无钾盐矿床时代。
如今,年近九旬的郑绵平院士仍然奔走在野外工作第一线,致力于解决国家紧缺的钾锂硼等盐类资源。当被问及为何选择盐湖作为毕生事业时,他说:“地质工作意味着奉献,奉献崇高的价值是人民的需要、祖国大好河山的需要,这是我们最佳的选择。”在近70年的盐湖研究生涯中,他崇尚“献身科学,无上光荣”。
1956年,郑绵平(车前站立)在初去柴达木盆地的路上
披荆斩棘定柴北
阿尔金山前红旗扬,山麓带找钾会战忙。
与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相比,如今的野外工作条件大有改善。能抗风沙的活动板房,让项目组成员再也不用担心半夜帐篷被大风吹跑,晚上能睡上安稳觉;一日三餐可以吃上热乎的饭菜;升级版的野外营地建设更是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野外条件的改善让项目组成员能安心做好野外工作,取出的岩心也都能实时随钻编录了。
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党委的指导和关怀下,由资源所钾盐项目组和青海柴综院钻探施工项目部联建的柴钾1井野外临时党支部成立。支部书记、钾盐增储保供地调工程首席张永生带领大家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学习活动,组织观看《淮海战役》《飞夺泸定桥》等电影,要求项目组成员秉承淮海战役和红军长征中飞夺泸定桥的英雄精神,发挥野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攻克深层卤水找钾难题。
为了安全快速推进柴钾1井钻前准备工作,工程首席张永生于2023年5月20日奔赴高原野外一线,身体不适的他,坚持带病指挥调度。柴钾1井于6月8日开钻,7月8日完成进尺530米二开钻进,7月中旬完成了中期抽水试验;在野外钻探现场,张永生积极参与岩心编录,认真检查抽水试验观测数据,为柴钾1井钻探工作的顺利完成打下了良好基础。
巾帼不让须眉。钾盐项目组的2名女性成员宋高和商雯君,连续坚持在柴钾1井野外现场4个多月。为了第一时间掌握岩心情况,明确储卤层分布,她们常常暴晒在烈日下进行编录,一天下来,露在外面的皮肤被晒得红肿脱皮。龙卷风还不时的光临工作现场,明明前一秒还烈日高照,后一秒巨大的沙尘便席地而起,顶着狂风吃土还要追赶被吹跑的物品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为保障野外工作的顺利开展,侯献华、乜贞等项目负责人和重要骨干长时间坚守一线,侯献华还兼顾柴达木其它相关工作,乜贞不辞辛苦,陪护郑绵平院士到阿里高海拔盐湖调查;三级项目副负责施林峰顾不上怀孕的妻子坚持野外工作4个多月;工程副首席陈安东告别刚出生的女儿和需要照顾的妻子,投身到野外工程部署中……如果说大风高温、伤病缺氧项目组成员还能笑对,可无法陪伴家人则是他们心中的遗憾,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心怀“国之大者”,默默为国找矿。
柴钾1井抽水试验
找矿突破梦成真
资源所会同柴综院组成联合攻关小组,以“承袭式”成钾理论为指导,在柴达木盆地北部大浪滩-黑北凹地实施“探采一体化”柴钾1井工程,探获单层厚度1021.95米的巨厚优质松散砂砾储卤层,全井段抽卤试验获深层“砂砾型”含钾卤水稳定涌水量8586立方米/天、氯化钾平均含量0.53%的高产工业品位卤水钾矿。目前他们正在开展6万平方米中试盐田卤水蒸发结晶试验,总灌卤量8.5万立方米。这标志着钾盐增储保供会战首战告捷,柴达木盆地深层卤水钾盐找矿取得新突破,在前期与柴综院等单位协同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大浪滩-黑北凹地有望形成继察尔汗、罗布泊之后中国第3个亿吨级大型钾盐资源基地。
新时期钾盐增储保供任重而道远。柴达木钾盐人新老传承,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老盐湖精神将继续传承下去,新一代钾盐人必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的理论指导,为新一轮钾盐找矿突破贡献力量。
评论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