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云岭尖兵大展科技雄风

中国矿业报 0评论 2024-03-01

  ——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中心科技成果报告会暨第二届云岭论坛侧记

  ◎  本报记者 张继勇 通讯员 王全华 肖永华

  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近日召开了一场以科技发展为题的转制改革五周年科技成果报告会暨第二届云岭论坛。会议系统梳理了五年来该中心开拓创新、团结奋进,致力于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精准服务地方发展的历程。一大批成果对外公布。

  五年来,这支队伍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打造碳汇创新中心,建立西南区域重要节点的金沙江干热河谷观测站,高质量完成滇黔自然资源调查,发现西南区域多个战略性矿产,精准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高质量发展……

  昆明中心项目组在云南省武定县猫街镇开展富硒土地调查

  聚力创新,服务绿水青山

  自然资源领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提升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能力,优化集聚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资源,对于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以来,昆明中心聚焦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打造了自然资源部碳汇创新平台、金沙江干热河谷观测站等特色品牌,高质量完成滇黔林草资源调查和云贵高原湖泊调查等工作。

  云南省永仁干热河谷自然资源要素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坐落于金沙江畔,独特的气候让观测站成为观测监测我国西南区域自然资源生态状态的最佳场所。我国川滇地区生态屏障的第一个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项目在此立项。

  “观测站获取的数据,可为干热河谷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有效管理提供科学基础数据,为服务川滇生态屏障区与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的修复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为自然资源多要素、多过程、多尺度观测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作为该项目主要负责人的昆明中心副主任张连凯一语道出了观测站的重要作用。

  服务自然生态,昆明中心一直在行动。近年来,昆明中心以“全国典型地区自然资源碳汇综合调查与潜力评价”工程为契机,牵头并联合云南大学、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我国青藏高原、南方丘陵、云贵高原等区域开展区域自然资源碳汇的调查、监测、核算等工作。该工程摸清了我国自然资源(水-岩-土-气-生)碳汇家底,探索自然资源固碳增汇技术路径,形成自然资源碳汇调查标准规范。

  2023年10月28日,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在昆明中心正式挂牌落地。随后召开的碳汇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等,选定、发布了11项开放课题,标志着我国在西南地区碳汇科学研究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2023年,该中心获批2个省部级科创平台,在开展生态地质调查研究、服务国家和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五年来,该中心立足“三江两区”,围绕“高原山地生态地质问题机理研究与修复技术研发”主线,实施了川滇生态屏障重点地区生态修复综合调查工程、滇西北高山峡谷区生态修复综合调查等工作。

  踏遍青山,探寻宝藏密码

  云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主战场。

  “在曲靖会泽地区发现一批具有中型潜力的铝土矿、铅锌矿;在临沧芒洪地区发现中型潜力的铁矿资源;在滇东-黔西哀牢山金矿带发现一批找矿成果,概算金资源量4.6吨,有力支撑大型资源基地建设,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奠定基础。”云岭论坛上,昆明中心副主任、找矿工作负责人吴亮如数家珍地介绍。

  作为一支找矿劲旅,昆明中心先后发现多金属矿床12处,累计探明金资源量140余吨,多金属资源量20余万吨。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对金属矿产以及化学矿产的需求不断增加,昆明中心不断扩大找矿领域,从单一的黄金地质找矿向多金属、黑色金属、化学矿物不断转变。2020年以来,该中心牵头承担了基础地质调查项目2个,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项目5个,工作区遍及云贵地区,并辐射到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

  随着找矿工作的不断推进,一些重要矿集区崭露头角。在滇东昭通地区发现沉积型矿富集层伴生稀土,具有大型规模潜力;在黔西毕节地区龙潭组新发现钾矿富集层,拓展了碳酸盐黏土型锂矿找矿方向和空间;在普洱镇沅地区金矿找矿取得重要进展,有效支撑墨江金平金矿资源基地建设……

  2023年,昆明中心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深化找矿工作,在云南邵通-贵州毕节地区新发现找矿线索36处,圈定找矿远景区6处、石英砂岩矿找矿靶区1处;在滇东-黔西地区梁山组中发现2处锂富集层,有效支撑了七彩云南“旅游+资源”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

  培养人才,服务西南发展

  新时代的万千气象,激荡着每一个“云岭奋斗者”的报国理想。昆明中心始终朝着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查专业化队伍的目标迈进。

  昆明中心大力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发展战略。2023年,该中心引进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的两位高级人才指导项目业务的开展;2021年,组织聘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专家组建碳汇工程专家委员会,做好人才顶层设计。

  2021年至2023年,昆明中心先后3次组织监测项目组前往自然资源部第三航测遥感院就自然资源综合监测任务进行对接交流;2021年,组织与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人才联合培养基地;2022年,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 20 余家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措施、合作共建计划让昆明中心人才成长走上高速路。截至目前,该中心与近百家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人才的成长助推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今,该中心已形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自然资源碳汇、国土空间生态地质调查、基础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分析测试等十大优势团队。1人成为自然资源部青年科技人才和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人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优秀人才计划,1人被授予“图幅地质填图科学家”资格并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七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展望未来,昆明中心将乘势而上,坚持“三性”基本定位,朝着建成西南地区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核心机构努力奋斗。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评论

已有0条评论

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