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 有一种情怀叫地质担当
——记全国工人先锋号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生态调查项目组
◎ 特约撰稿人 秦锦丽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生态调查项目组近日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工人先锋号”。近年来,该项目组立足“大生态、大农业、大地质”,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在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调查、农业农村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全国工人先锋号”这份荣誉,实至名归。
野外工作
立足“大生态”,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甘肃省地调院在2015年就成立了“地质生态环境研究室”(生态调查中心的前身),并将眼界扩大到传统地质工作的延伸业务和非金属矿产应用等领域,为转型升级超前谋划。该院生态调查中心更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组建了生态调查项目组,全面推进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深度融合。
2019年启动的“甘肃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项目,但对企业来说是一次“揭老底”行动,调查工作难度之大,超出预想。
甘肃省地调院生态调查项目组主动承担了兰州市的调查任务。时至今日,项目负责人张元对于调查工作仍记忆犹新:某家关闭企业围墙高筑,5次上门都被拒之门外;某企业因关闭多年,地下情况不明,造成第4个孔才成功取样……在历经千难万难后,生态调查项目组与省内7家兄弟单位联合完成了全省500多家企业的信息采集,为打赢全省净土保卫战奠定了数据基础。之后,该调查工作延伸出一批政府主导的企业用地土壤污染治理与风险管控项目。
目前,甘肃省地调院生态调查项目组承担实施了“成县黄渚镇贾家坝后沟历史遗留铅锌废渣整治项目”。
该项目于2022年12月正式开工,项目组通过对污染场地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勘察,根据污染物迁移的途径和潜在风险,利用原位+异位阻隔填埋综合治理整治技术,加上建设阻隔防渗层、拦洪坝、泄洪渠、渗滤液收集池、监测井等,从而切断污染源可能进入农田、河流的途径。该项目负责人吴永强表示,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全面推进美丽甘肃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应有的贡献。
立足“大农业”,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地质力量
甘肃省地调院生态调查项目组积极投身美丽农村建设,以实干诠释忠诚,聚焦全省农业地域特点,坚守耕地保护、生态保护、资源安全3条底线。
“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是生态调查项目组承担的第一个涉农项目。据悉,项目组主要牵头负责此项工作的布点、采样、初筛和数据集成任务。
2018年,该项目启动,一支30个工作小组、100余人的技术突击队组建成立,并分赴全省各地展开工作。
历时两年,全省农用地污染情况基本查清,为农用地分类管理、安全利用以及土壤污染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等提供了科学依据。2020年,根据项目成果,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开展了耕地安全利用试验,筛选有效的叶面阻隔剂和适宜的农作物品种,指导当地农业种植,切实保障了粮食安全。
此后,生态调查项目组又承担了“甘肃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甘肃省农用地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等农业类项目,并联合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向甘肃省政府、国家有关部委提交了高质量的调查评价报告。受甘肃省耕保站委托,生态调查项目组还承担了的丝路寒旱农业产品环境评价系统建设项目,搭建了百合、花牛苹果等6个甘肃特色农产品的产地环境评价信息化系统,助力“甘味”“富硒”农产品品牌建设。
长期从事土壤调查评价相关工作,生态调查项目组积累了大量数据和工作经验,经省土壤三普办现场考核认定,甘肃省地调院入选成为甘肃省第三次土壤普查技术支撑单位。在完成三普榆中试点县工作的基础上,项目组又承担了全省土壤剖面样品和兰州新区表层土壤样品调查采集及制备流转工作。
立足“大地质”,以大情怀激发大创新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是地质工作迈向“大地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对承载、养育万物的大地土壤进行体检的重要方式。甘肃省地调院生态调查项目组10多年来已经完成7个1∶25万和2个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覆盖了甘肃省46%的耕地面积。
2018年,他们同时开展了“甘肃省定西-静宁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和“甘肃省临夏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当时,临夏地区细雨连绵,眼看9月底完不了工,这可急坏了项目负责人吴永强。为如期完成项目,项目组紧急购置了雨具等装备,并请来了“援兵”。调查人员可谓一天干两天的工作,手套磨破一双又一双,终于在9月底完成了全部野外工作。他们建立的“临夏地区土壤环境评价系统”,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的高度认可。
甘肃省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派生出“山丹县富硒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等一批项目。生态调查项目组中标该项目,并进一步查明了工作区土地质量状况,圈定了特色土地资源,提出了富硒土地规划及富硒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建议,助力打造富硒农产品品牌,为山丹县引导农户开展富硒农产品合理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
项目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技术攻关,多项成果为甘肃省首创、行业领先;在SCI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8篇;申请专利13项;编制了甘肃省地方标准《富硒农用地》《土壤环境背景值》;建成全省唯一的“农用地土壤样品制备与流转中心”;联合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等单位成立了“甘肃省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工程研究中心”,搭建了甘肃省自然资源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催生了黄河及祁连山保护、“兰-西城市群”建设的新动能。该院4名同志先后被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三部门联合授予“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现突出个人”等荣誉,项目组涌现出“甘肃省直青年五四奖章”“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先进个人多名,并获得全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等多项成果。
评论
已有0条评论